close

O_128445_1.jpg  



http://www.economist.com/node/18837149?story_id=18837149

Food scandals in Taiwan

Plastic unfantastic
Tainted products also poison the president’s chances of re-election

 

Jun 16th 2011 | TAIPEI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食物恐慌,始自於政府上個月在運動和軟性飲料中檢測出危險程度的工業塑化劑。這些東西原本是用來讓從鞋子到水管之類的所有東西更具彈性。自此之後,某些範圍的食物和飲料中也開始發現塑化劑。這場危機同時蔓延到國際,比如說中國大陸、香港、南韓和菲律賓,都已經在超級市場將台灣的產品下架。台灣的評論家在討論政府要如何使人們原諒這次醜聞。

大約九百項產品被從將近四萬家台灣店舖裡回收。醫院充斥了憂心要替孩子做檢查的父母。飲食習慣很快地發生改變。經過處理的飲料,甚至是冰淇淋都減少了。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兩家上游食品添加劑廠商-昱伸化學和賓漢香料。塑化劑被用來代替棕櫚油,作為起雲劑之用。有一種叫做DEHP的塑化劑可能會致癌,並且被認為可能嚴重影響孩童的生殖器官。檢驗人員發現添加的程度遠超過日常允許的攝取量。有內部人員告訴調查人員說,這些產品可能已經被添加長達數十年。

當對有毒物質的恐懼蔓延到了藥品時,任何寄望這股恐懼盡快消失的希望就此破碎。當地的製藥公司回收了一些已經取得執照的藥品,6月11日,跨國製藥巨人葛蘭素史克藥廠被命令回收兩種抗生素,因為其中發現塑化劑-不過公司和政府都堅持,那還是遠低於最大建議程度。

台灣的馬英九總統形容政府會搜查店鋪和供應商,以盡史上最的努力打擊食物污染。被指控的公司經理人都已經被逮捕。馬先生本人、行政院長吳敦義和其他閣員戴著安全帽,穿著防火外套,在彰化儀式性地焚燒了受到汙染的物質。馬先生形容他們的動作猶如「清理戰場」。政府在其他八個縣市也進行了焚化活動。所有人都在猜測,這種猶如海峽彼岸中國共產黨的宣傳活動,是不是可以喚回信心。

台灣曾經以值得信賴和安全的食物出口得到的強健信譽受到傷害。馬先生本人的能力,因為政府面對危機的緩慢且混亂反應,也受到損害。馬先生在明年初即將面臨選舉。東吳大學的徐永明說,這場危機至少會影響馬先生對於副手的選擇。眾人假設他的最愛會是吳先生。但是行政院長現在可能扮演對於食品污染不滿的避雷針,馬先生也許需要再思考。其他的可能人選沒什麼吸引力。但是馬先生將會讓自己和更多內閣困窘的狀態保持距離。

【註】經濟學人的報導,儘管現在看來有點過時了,不過還是可以作為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gping 的頭像
    pingping

    Economics in Life

    ping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