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6051010122054.jpg  

 

新華財經/美國猛舉債 助漲大陸通膨
 

【經濟日報╱新華社港臺部供本報專用稿】 2011.08.03 03:29 am
 

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1日通過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法案,避免美國政府違約。專家認為,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大陸可暫時解除美債違約警報。但美國再次突破舉債上限,將為大陸帶來新一輪通脹壓力,國內經濟發展仍面臨重重壓力。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美國債務上限不可能無限提高,遲早要崩盤。現在美國及歐洲等發達國家是一個債務依賴的發展模式,通過不斷提高債務上限,以新債還舊債,解決經濟發展問題,支持經濟增長,這是一種不能持續的模式。

 

新興經濟體試圖在金融的虛擬經濟中獲取利潤,捆綁在發達國家的債務中,重複這樣模式十分危險。

 

專家認為,從中長期看來,美國此舉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本國的經濟發展問題,這種擴張性的經濟政策無法使經濟走出低谷,對大陸的外匯儲備和匯率來說,都存在著較大變數:美國進一步突破舉債上限,意味著美元將繼續面臨貶值態勢,進而將影響國內宏觀經濟形勢。

 

美國為應對經濟危機,曾兩次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大陸通脹水準高企造成巨大影響。

 

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認為,透過本次突破舉債上限,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或已箭在弦上。上調舉債上限,意味著需要在短期內發行債券,這些債券的主要增持者應該還是美聯儲,那意味著美聯儲需要投放更多貨幣在市場上,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

 

大陸的通脹本來就屬於輸入型通脹,本輪通脹上漲的根源就是美國去年10月份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當時美國QE2規模達6000億美元,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價格飛速上漲,國內農畜產品生產者紛紛轉向糧食生產,豬肉生產商減少,導致目前豬肉價格的上漲。

 

因此,美國可能推行的QE3將對大陸通脹治理帶來新一輪壓力,宏觀經濟也將受到一系列影響。大陸出口企業將因人民幣的相對升值而面臨巨大壓力。為抑制通脹,大陸還會繼續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那麼實體經濟將受到訂單縮水和信貸緊縮的雙重打擊。

 

專家們認為,美國再度提高舉債上限,對大陸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帶來了巨大壓力。自2000年到2010年,美元對人民幣累計貶值20%,結果,大陸十年間外匯儲備增長16%,但折算成人民幣,增幅只剩不到13%。在此背景之下,加緊實施外匯儲備多元化戰略,應為政府的當務之急。

 

陸磊表示,大陸不應該再增持美國國債。最大的問題在於現在美國經濟的復甦並不確定,美國經濟下一步是向好還是向壞都還有待觀察,這其中有很大的風險。

 

左小蕾說,美國此舉屬於「飲鴆止渴」。作為發達國家,要通過發展實體經濟,創造就業,走出危機。美國應該敞開國門,歡迎來自大陸的直接投資,夯實經濟基礎,重振美元信心。大陸則要繼續加大對外直接投資力度,努力說服美國允許大陸在美投資,而不是通過不斷購買美國國債,在金融這種虛擬經濟上獲取利潤,不要被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債務「綁架」。

 

陸磊認為,當前形勢下,應進一步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在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國的一舉一動都會通過美元影響到世界經濟。

 

大陸既是出口大國,又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受到的影響更是巨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境外支付、外匯儲備貨幣是唯一選擇。

 

雖然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但短期內大陸可以先從努力使人民幣成為一個區域性貨幣開始,如東南亞的區域貨幣。如果能像美國一樣在貨幣上影響到別國,那麼便會爭取到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gping 的頭像
    pingping

    Economics in Life

    ping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