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221.jpg  

 

農業縣 幾乎看不到年輕人
 

【聯合晚報╱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2011.07.22 03:02 pm
 

全國農村老化,年輕人外流,雇不到農工,已造成農業大危機,雲林縣長張花冠於日前馬總統下鄉座談時當面嗆聲,要求重視。農民都說「愈種愈窮」,人力成本高,寧可休耕,也不想做白工。

 

雲林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僅次於嘉義縣排名全台第二,全縣超過65歲的農民約有7萬多人,約占所有農民1/3,農村人口老化,年輕人卻外流不願務農,衍生嚴重的「農工荒」問題。

 

文旦採收 2個月前就要預約找人

 

「2個月前就開始找工人了,否則到時候請不到農工該怎麼辦?」雲林縣斗六市文旦產銷班班長游紹廷說,今年文旦雖然還有1個多月才採收,但農村「老的老、跑的跑」,鄉下農工確實很缺,今年採收期到中秋節販售時間短,萬一請不到工人採收可能會滯銷。

 

菜農無奈:花錢請不到人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呂政璋表示,「農民愈種愈窮」,以致年輕人甘願離鄉背井外出找工作,也不願留在家鄉務農。務農利潤逐年下降,導因於肥料、農藥及農工等成本逐年上漲,讓農民苦不堪言。以栽種水稻為例,扣除成本1甲地1期才約賺8萬元,1年兩期收入不到20萬元,萬一遇到颱風更可能血本無歸,收入如此微薄,教農民如何過活?農民只好再栽種裡作、雜作或四處打零工貼補家用。

 

桃園縣新屋鄉網室蔬菜廖姓農夫說,現在是花錢請人都沒人要來。大園鄉菜農鄒金源說,政府為整合私有的小農地,施行「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讓有心務農的民眾能承租大面積農地,創造規模經濟,但光有地沒工人,一樣是白搭。他指出,本土農工每天至少2000元工資,還不見得找得到人,外勞月薪頂多2萬元,3倍的薪資差距,加上肥料、農藥價格持續上漲,農民成本墊高幾乎吃掉利潤,才會出現寧願休耕也不做白工的現象。

 

務農沒前途!老農不准孩子接班

 

「愈種愈窮!」新屋鄉南瓜農彭鴻林說,他有3個兒子讀到大學,「我不准他們回來繼承,農業不能當飯吃」,務農太累了,又請不到人幫忙,根本存不了錢,也因缺工,回收差、沒前途。

 

農村勞動力缺乏最嚴重的嘉義縣,60歲的太保農民李茂富種稻40年,他說,近年農藥、肥料、油價通通漲,務農成本提高四成多。原物料上漲,稻穀價格10年來沒什麼變動。「愈種愈窮,怎麼可能讓孩子繼續接棒吃苦?」

 

嘉義縣是農業縣,人口老化全國第一,農民說,現在光靠務農,根本賺不到錢,「以前沒利潤,現在是負成長。」下一代外出工作,現在的嘉義縣,幾乎看不到青壯年農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g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