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209353082.jpg  

 

貴金屬交易所開張 大陸爭定價權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2011.06.28 10:17 pm

中國大陸首家稀貴金屬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今天在有「中國銀都」之稱的湖南郴州永興縣開業,官媒中新社說,這象徵大陸官方決心爭取對稀貴金屬的定價話語權。

南開大學經濟系教授鄧向榮告訴中新社,「誰掌握了定價權,就相當於掌握了遊戲規則。」、「無法掌控定價權的一方,在進行貿易中就將利益受損。」

報導指出,稀貴金屬是全球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其定價權和話語權對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至關重要。最近2年,由已開發國家主導的國際稀貴金屬價格大漲大落,而中國大陸作為資源消耗大國,如何參與並影響稀貴金屬的定價權,備受期待。

業內人士表示,今天正式營運的交易所,將透過市場手段幫助「中國銀都」獲得在國際稀貴金屬市場上的定價權,使其成為國際稀貴金屬交易的定價中心、貿易中心和信息(資訊)中心。

報導指出,交易所之所以設在湖南永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湖南是中國大陸主要的有色金屬產區,郴州是中國大陸「有色金屬之鄉」,品種和產量在全大陸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永興的白銀產量占全大陸的1/4強,鈀、銠等稀貴金屬產量更居全大陸、乃至全球之首,具有大力發展稀貴金屬產業的基礎和優勢。

交易所人員表示,交易所總投資額人民幣2.6億元,佔地約189畝。在湖南以外的其他稀貴金屬主產區的交收基地也將相繼興建,預計2015年末在全大陸興建30個左右的交收基地,總投資將超過人民幣10億元。

交易所預估,交易所年交易量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並規劃在2015年末達到1兆元,以及稀貴金屬貨物交收額達1000億元。

報導引述專家認為,成立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對於中國大陸謀求國際定價權和話語權,推動中國大陸稀貴金屬體制市場化進程,大力促進大宗商品人民幣報價和人民幣結算的國際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g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